湿法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设备故障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2-10-10 来自: 山东环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125
零排放技术
化学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但是其设备较多、建设投资高。而且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较多问题,研究者对40余家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结果分析表明,出水中SS和COD往往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此外,在污泥脱水处理中,也存在板框压滤机故障率高、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
所谓零排放是一种理想的封闭用水系统,系统不向外排水,系统内的水不断进行循环或处理后复用。而废水零排放则是要求不向系统外排放任何形式的废水,从而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
从理论上讲,废水零排放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综合考虑经济和技术现状,目前所谓的零排放只是废水的近零排放,很难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2座新建的燃气电厂将采用GE的液体零排放系统处理循环冷却水,主要采用盐水浓缩和结晶处理工艺,回用率超过98%。
目前国内外脱硫废水主要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但是经过化成沉淀法处理达标后,废水中仍然含有高浓度的溶解性固体,主要包括氯化物等,很难回用,一般采取直接排放的方法处置。
然而将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浪费水资源,同时由于废水含盐量较高,也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二次污染,如破坏土壤生态、影响水生生物以及地表和地下水源。随着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进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该方法在未来废水处理中将受到限制。
例如北京市规定排水中可溶性固体总量一级排放标准和三级排放标准分别不能大于1000mg/L和2000mg/L。为了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回用水资源,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核心在于脱盐处理技术的开发,由于废水中高浓度的盐分会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采用生物法除盐很难达到较好效果,因此只能采用相应的物化处理方法。在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中,主要包括以下两类工艺路线。
蒸发法
蒸发法是废水零排放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工艺也被应用于脱硫废水的处理中。蒸发法的基本原理是:进入蒸发器的废水通过蒸汽或电热器加热至沸腾,废水中的水分逐渐蒸发成水蒸汽,水蒸气经冷却后重新凝结成水而重复利用,废水中的溶解性固体被截留在蒸残液中,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以晶体形式析出。蒸发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工艺联合使用。
随着近些年来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蒸发法中的多效蒸发工艺得到快速发展,因其具有传热系数高、操作弹性大、进水预处理简单和能耗相对较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海水淡化以及废水处理等领域中。
由于蒸发法具有能耗高、设备易结垢和投资大的缺点,这也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零排放处理成本和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即废水的减量化和防结垢处理。
一方面,通过减量化处理方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少蒸发结晶器的处理负荷,金正环保采用DTRO膜法对脱硫废水进行高倍浓缩,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采用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分离技术首先对废水进行高倍数浓缩,减量化处理,高压DTRO膜产生的浓水再进行蒸发结晶,可以有效降低蒸发处理负荷和节约处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软化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处理防止蒸发器内结垢。
脱硫废水蒸发结晶系统为高含盐废水处理过程的主要耗能系统,为了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在废水进入蒸发器浓缩前进入高压反渗透(DTRO)预浓缩系统,将脱硫废水TDS的质量浓度25~40g/L预浓缩到80~100g/L,降低进入蒸发器系统水量,提高运行效率。
烟道处理法
烟道处理法是在烟道内对废水进行喷雾蒸发处理的一种方法。喷雾蒸发法在食品、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少。
采用烟道蒸发法处理脱硫废水时,首先采用喷射方式将脱硫废水雾化后喷入电除尘器之前的烟道内,废水以小液滴的形式经过高温烟气加热后迅速蒸发气化,其中的悬浮物和可溶性固体形成细小固体颗粒,然后在气流的夹带作用下进入电除尘器并被电极捕捉去除,可以实现脱硫的废水近零排放处理。
与现行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相比,蒸发法具有众多优点:设备简单,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可以有效克服现有废水处理系统设备多、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和设备检修维护工作量大的缺点;运行操作简单,废水中的污染物以灰分形式排出,无污泥处置问题;由于废水向烟道内引入,可以适当提高烟气湿度,从而降低烟气中灰尘颗粒的比电阻,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
在实际应用方面,采用烟道法处理脱硫废水的报道很少,只有美国Bailly电厂采用了该技术,国内尚无实际应用报道,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主要原因包括烟道蒸发工艺中存在许多潜在问题尚未解决,如废水组成对烟气组成等特性的影响、废水水质成分的变化可能对烟气后续处理产生的影响,以及由于污染物在烟道内壁吸附可能引起烟道腐蚀等问题。
综上所述,为了避免高含盐废水污染环境并回收水资源,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DTRO膜浓缩+蒸发结晶法,该方法可以回收水资源和结晶盐,完全符合政府要求废水“零排放”要求。DTRO膜系统对废水的高倍浓缩大大降低了零排放成本。
此外,为了确保蒸发结晶器正常运行和保证结晶盐品质,需要对脱硫废水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如去除废水中的硬度、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因此,要实现蒸发结晶法的大规模应用,注重开发废水减量化预处理技术的研发,以期降低蒸发工段的建设和和运行成本,同时还要研究的脱硫废水预处理技术。
第二种是烟道蒸发处理法,该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但是烟道处理法不能回收水资源,而且尚有大量潜在影响不能确定,包括对后续除尘等工艺的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烟道腐蚀问题等。因此,在烟道蒸发处理脱硫废水方面,应注重废水进入烟道后对烟气排放和烟气处理系统的影响研究。烟道处理法要得到广泛应用,还要进行大量、长期的经济技术研究和评价。
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已投运烟气脱硫机组超过5.6kw,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86%。在全国已投运的烟气脱硫机组中,300MW及以上烟气脱硫机组约占86%。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仍是主要脱硫方法,占92%。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大规模商业化的同时产生了一些量的脱 硫废水。
目前,燃煤电厂主要的脱硫废水处理工艺为脱硫后废水经中和、反应、好絮凝及沉淀处理,除去废水中含有有重金属及其他悬浮杂质。涉及的主要常规设备有各废水箱(如中和箱、反应箱、絮凝箱、澄清浓缩池、出水箱)、各废水泵及污泥泵、加药泵、搅拌器、污泥压滤机等。
通过火电厂环境保护评价过程发现,多数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设计、设备故障和运行管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常规设备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脱硫废水设施的稳定运行。
设备故障分析
应对措施
结语
以国内外燃煤电厂环保标准发展形势看,在“十二五”未期可能会出台更为严格脱硫废水排放标准,因此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燃煤电厂应将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一同纳入主机管理系统,加强对现有脱硫废水系统的运行、检修和维护管理;及时对脱硫废水系统进行评价,对确实存在先天缺陷的,应进行相应的改造。保证脱硫废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满足标准要求。
技术装备